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社會局工作報告質詢

一、現金給付占桃園市社會福利支出比重過高,缺乏對未來社福願景的想像。 桃園市社會局現金給付占預算支出80~90%,雖然給市民的「紅包」很多。但卻缺乏對桃園未來的社福願景想像。 不論在「老人日照中心」、「公設民營托嬰中心」、「食物銀行」等社會福利措,桃園都遠遠落後於其它直轄市。我們桃園只有4座老人日照中心、2家托嬰中心。而台北卻有16家日照中心,14家托嬰中心。未來桃園將面臨「人口老化 」、「少子化」等議題,若缺乏對社會福利的投資,未來市民就算有再多金錢也得不到服務。 我們要求桃園市針對老人福利、兒少福利以及社會救助等方面,不能只有發紅包,同時也要不斷增加服務,這樣才能使桃園真正「社福宜居」。

二、社工人力問題 社會局工作報告提到「預計提升社工人力1.5倍」,但卻沒有詳細說明要如何增加人力?以及相關時程。 社工負責桃園社會安全網的最後一道防線,除了要照顧弱勢,每天更要處理許多雜務,他們長期面臨人力不足的狀況,工時長、工作繁重,這也使得他們往往無法在社會局待得長久,人力不斷流動下,也使得社福政策的執行無法延續,常常新人加入又要重新上手工作。 我們要求社會局提出如何增加相關人力配置,降低人力流動。並要求社會局檢討局內約聘人力比例高達41%的問題。我們希望從根本改善人力問題,使得桃園市民有更好的福利輸送體系,並保障局內社工的相關工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