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中壢工業區道路養護費低 全區重鋪需181年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中壢工業區一年編列道路養護費用僅有七十五萬元,全區若要重新鋪設得花上一八一年!市議員王浩宇昨天在議會專案報告時表示,如此的養護費過低,難怪道路坑坑洞洞,市府應該收回管理;市府工務局長拱祥生表示,工業區道路屬經濟部工業局管轄,會與工業局協商增加路平費用,必要時也可接管道路,但中央須有合理補助。

市府︰與工業局協商

拱祥生昨天在市議會針對工業局報編中壢、林口、幼獅、平鎮、觀音、大園等工業區道路養護經費進行專案報告,報告指出,六處工業區今年道路養護費分別從五.二萬元到二三○萬元不等,明年為十二.五萬元到七六○萬元。以中壢工業區而言,道路面積為二十二萬六千多平方公尺,但今、明兩年只各編列七十五萬元,按此經費比例,得要一八一年才能將工業區內的三十六條道路重鋪。
拱祥生指出,六個工業區養護道路面積約七十六.三萬平方公尺,合理的養護費用是每平方公尺每年八十到九十元,金額約六、七千萬元,而今年六個工業區道路養護費總額僅五二○萬元,明年雖然增至一二一○萬元,仍與實際需求天差地遠。
王浩宇表示,曾有民眾在中壢工業區騎車摔倒、導致失能,他才知道工業區道路養護費低得可憐,如此的經費,連填補坑洞都不夠,遑論道路刨除、加封,市府應該介入協調,畢竟工業區的道路非僅工廠使用,市民的使用率也很高。
市議員葉明月也說,中壢工業區內的自強一路、吉林路是主要道路,自強一路總是到了由區公所養護的後段才見平整,吉林路也是經立委陳學聖向中央爭取二千多萬元才得以重新鋪設,工業區內的其他道路平均得耗上十多年,爛到不行了,才得以重鋪。
中壢工業區管理中心表示,管理中心經費採基金運作,管理基金大部分來源為污水廠,因此道路養護預算不高,但每年仍會視基金盈餘情形,另行提撥道路養護費用,今年提撥的金額為二百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