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議員王浩宇:
誰說鍵盤治國只是一種神話?
從「我是中壢人」團長開始,王浩宇在地方上衝出一定知名度,挾著這股民氣,他去年當選全台灣最年輕的市議員,堪稱是如今年輕世代用「鍵盤治國」的最佳典範之一。
「鍵盤柯南」、「鍵盤法官」這些詞彙,往往反諷出一種心態:有了網路後,我們看似無所不能,其實卻是只能隱身在網路之後,什麼都不能。但我們真的什麼都不能嗎?網路提供了開放、透明、參與的空間,阿拉伯之春、茉莉花革命、太陽花學運都在在展示人民如何運用網路資源串連,產生莫大的影響力,或許,「鍵盤治國」並非神話?
2014年11月29日,一場讓執政黨大崩盤的選舉,不僅是太陽花學運後民氣的延續,也出現了多位年輕世代的議員當選地方代表。身為坐擁30萬粉絲的「我是中壢人」團長王浩宇,不僅是那場大選中最年輕的當選議員,也為綠黨搶下一席珍貴的議員席次。
王浩宇長期透過我是中壢人關心桃園地方公共事務,將「鍵盤治中壢」這件事發揮得淋漓盡致,只要粉絲團一發文,警察就會主動協助處理,最高峰時,一星期至少會在電視新聞上看到一則關於我是中壢人的新聞。
「過去媒體都被掌握在政黨手裡,第三勢力被邊緣化,現在網友越來越聰明,會透過網路接觸正確資訊,網路多元的屬性,讓它不容易被直接操控,影響範圍可以從年輕世代一路往上。」王浩宇說。
其實,網路的力量,王浩宇在2006年時就體會過了。當時他才高一,就推動了「反髮禁連署運動」,在那個還沒有Facebook的年代,他用雅虎奇摩家族串連11萬國高中生連署,總計有2000個學生包圍教育部,最後成功讓教育部廢除髮禁。這是他第一次見識到網路的力量,後來的學業、工作,也都跟網路行銷脫不了關係。
說起來,無論是他的崛起,或者是我是中壢人的成功,都算是一種網路行銷的經典案例。確實,他會成立我是中壢人粉絲團,也是為了一項廣告系的課堂作業,經營一段時間,便形成一種使命感,學期結束了,他也持續經營至今,還聘僱了專職團長,每天負責採訪、拍照、服務弱勢團體,舉凡找寵物、小孩走失、夫妻吵架、自殺、食物被偷、樓下賭博太吵、道路坑洞等瑣事,都在我是中壢人的調解範圍。
不過,他也強調,網路只是工具,人才是重點。「開放政府之後,重點是能不能真的去關心?公民覺醒到底有多少?或許也就是兩成三成而已。」王浩宇認為,雖然網路工具是讓我們接觸資訊更方便,但其實很多人在網路上看到政治相關的內容就會直接忽略,說到底,公民願不願意主動對政治付出關心,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透過我是中壢人,王浩宇奠基了在地方上的影響力,進而有機會進到市議會影響政治。他的崛起打破了一種迷思:有錢、有權才能「玩」政治?不,網路讓這些門檻都降低,透過網路,你也能關心政治、參與政治、影響政治。所以,誰說鍵盤治國只能是一種神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