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0日 星期日

針對媒體報導本人圖利廠商說明


目前,桃園的道路緊急修補是外包出去的。

外包商通常開著一台小貨車,然後把瀝青補在洞上,然後用腳踩一踩就離開,過幾個小時後,馬路又變得坑坑洞洞的,就像這個坑洞一樣。

為了解決道路坑洞問題,我在競選時提出此路平政見,並在4月30日質詢時,第二次提出自動坑洞修補機的概念,要求養工處評估取消現行外包機制,研究是否使用類似機器縮短道路修補時間,提升道路修補品質,希望別再有悲劇發生。

質詢後,養工處官員對此機器很有興趣,向我們詢問細節,但我們調查發現台灣竟然一台自動坑洞修補機都沒有,也沒有廠商引進這樣的產品,因此決定主動聯絡各國廠商,各國廠商因為距離太遠都不願前來Demo,只有一個廠商的台灣代理商主動與我們聯絡,但他也表示從未引進這個機器

雖然養工處道路養護業務完全外包,並沒有預算購買,但為了讓養工處可以有更多評估資料,我們決定安排一個會議,拜託廠商前來回答養工處長對於所需材料、成本、價格的疑問,為了避免外界疑慮,還特別選在辦公室內公開討論,並在會面後將照片上網,讓各界清楚有這樣的會議。

但這樣的會面雖然完全合法,也沒有產生任何採購需求,卻還是被外界抹黑成圖利特定廠商,個人感到很遺憾。 畢竟台灣真的需要新的鋪路機器取代現行的踩踏式修補,而這個技術在台灣目前還沒人引進,若因為類似狀況讓願意創新的公務員卻步,對台灣道路品質的進步絕對不是好事。

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改革,不會因此退卻。

桃園市政府澄清稿: 

 針對昨日媒體報導,議員王浩宇偕同廠商向桃園市政府工務局說明道路自動補洞機技術一事,桃園市府新聞處長張惇涵表示,廠商拜會市府,皆需紀錄,政風處就該項個案進行例行性瞭解,經瞭解並無不法之處。 張惇涵強調,市府的任何採購案,都必須依照政府採購法相關規範進行,一切公開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