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區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的台北赤蛙,經市議員王浩宇生態調查幾近絕跡,他認為是農業局設立圍籬導致生態變化,農業局說,將檢討改進。
王浩宇指出,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是一座自來水公司所屬731號池戰備埤塘,後經由台北市立動物園專家發現埤塘分布數量穩定的台北赤蛙,經過努力爭取,7年前將面積1.11公頃範圍劃為野生動物保護區。
王浩宇為了解台北赤蛙在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生態,曾經多次在晚間和保育人士在夜間觀察,但連續好幾個晚上都沒有看到台北赤蛙的影子,讓他們失望。
後來發現保護區內台北赤蛙數量減少甚至絕跡,最重要關鍵可能和農業局在保護區內設置圍籬有關,由於池塘內出現肉食魚類,嚴重威脅台北赤蛙生存,在赤蛙還在蝌蚪時就被吃光,還有降雨量不穩定,也影響棲息地。
王浩宇批評,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架圍籬是為了保護台北赤蛙,卻反而限制的赤蛙的行動,籬內的赤蛙無法脫離肉食性魚類或蛇類的獵食,造成物種數量逐年消失,他猜測籬外說不定還有存活的台北赤蛙。
農業局表示,台北赤蛙數量減少的原因,主要是棲地遭破壞,讓台北赤蛙無法生存,有關架設圍籬問題,會檢討改進。
聯合報記者 游文寶 2015.5.4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