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我,浩宇上任來有什麼建設?
這樣的問句,其實模糊了行政、立法的分界。 我的工作是議員,議員的工作是監督政府、把關預算、制定條例。實際建設的永遠不可能是議員,議員只能提出建議、提案要求執政者做,最後是否會做,還是必須由執政者決定。而議員的責任則是出席會議,認真監督把關施政、預算。
接著,又會有人問,那你政見有什麼意義?
不同於執政者,議員的政見代表的是這個議員未來四年在任內會關心的事情,比如說路平問題,我雖然不能直接下去鋪路,但可以反映民眾覺得不平的路段、協助回報坑洞、監督施工單位的施工品質,雖然可以發揮監督效果,但最終的行政責任還是在執政者身上。
最後,為什麼問政資訊要公開?
過去政治之所以黑暗,是因為並不透明,我認為唯有將問政資訊公開,大家能更容易接觸資訊,才能知道我到底在做哪些事情,這樣的做法雖然會受到比其他議員更嚴厲的檢視,但卻能讓政治不那麼黑暗。